让ERP更适合自己的企业发展和管理
摘要: ERP最关键的效益就是建立合理化,高效化,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的营运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降低营运成本,建立一个企业的网络模式,提升企业各方面的异常反应能力等。
由于国内企业实施ERP的时间较外国企业晚,对于ERP企业资源整合全面电算化的经验和专业应用上普遍都较欧美企业晚起步。因此,有许多企业和经营管理咨询公司的专业从业人员都会误认为:欧,美国家的ERP企业资源整合全面电算化的专业技术比国内先进。这个想法可以被容许,但是却不是正确的看法。先做的人不是必然做得更好,晚做的人也未必做得不好,巧思妙用的完全存乎于不同专业人才的脑海构思规划着。
如果你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专业知识,有相当年资的软件规划和开发的实务经验,在加上制造产业辅导ERP全面电算化实施和经验,你将能够轻易的发现,目前国内、外很多ERP软件系统规划的架构理念是有严重的错误的,一套良好的ERP系统不仅仅是功能要完整,整合程度要高,运行效率要快,实施过程要短,而且作业起来简单易用,维护也简单。必须具备QRM快速反应机制,移植能力要好,还要实质上能大幅降低营运成本。可是,当你使用过国内、外ERP软件,你会发觉,这些ERP的最终的诉求,他们大部份都无法实现。
任何一种ERP的资料Table,在每一家关系企业,都有不同用途,例如:料品主檔,相同的一个料品,在A公司属于原材料,在B公司属于半成品,在C公司属于制成品,在D公司则是属于商品,那到底由哪家公司的人来负责定义这个属性?为什么别人公司的数据要由某个人来统一设定呢?另外,属于研发机能的属性该由谁来设定?属于采购机能的属性该由谁来设定?属于生产机能的属性该由谁来设定?属于营业机能的属性该由谁来设定?属于委外加工机能的属性该由谁来设定?属于生管机能的属性该由谁来设定?属于物控机能的属性该由谁来设定?属于财务和成本属性的数据该由谁来设定?本来各公司自行设定,既快速,又简洁,现在把它搞在同一个Database,就变得复杂无比,每建立一个新的产品,就可能有几十项到几百,几千项新的子阶料品,就需要等待这些料品都建立完毕,才能开始顺利运作,这算是有效率的管理模式吗?为了每一个关系企业而设定的不同属性的数据,能够放在同一个Table里定义吗?10个公司的属性和50个公司的属性,如果存放在一起,字段数量肯定不同,因此,肯定必须放在不同的Table里,这就让系统的复杂度变大了,如果有30个关系企业,对于不同的属性数据,就必须